兼具写意诗意创意,电影《出发》生动塑造青年毛泽东形象

讲述青年毛泽东游学历程的电影《出发》正在上映中,电影《出发》专家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多位专家学者从创作手法、叙事方式、人物塑造、艺术表达、影像风格等多个方面对该片进行了探讨,充分肯定该片在主旋律题材创作方面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对影片在类型与题材创新上作出的探索表示肯定。

电影《出发》背景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夕,世界战火纷飞、中国军阀混战,临近师范毕业的学生毛泽东,携学长萧子升徒步千里、漫游民间,见世间万象与民生百态,通过亲身体验来探寻世间真相与人生意义。这些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未来的人生道路。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认为,该片突破了传统叙述方式,深入展现了青年毛泽东在经历挫折,认清现实后从迷茫到觉醒的成长过程,塑造了更加立体、生动的青年毛泽东形象。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金一斌表示,电影《出发》采用了极具特色的艺术手法来实现其独到的美学风格,延续和深化了诗意风格,在东方美学体系下讲述了伟人特殊的成长之路。影片通过大量留白和强烈的主观意愿处理,兼具写意诗意创意,电影《出发》生动塑造青年毛泽东形象完善了叙事美学风格,具有明显的创新和改革特色。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影片展现了毛泽东关于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如何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立住脚步,文明该如何延续等深层次的问题的思考,探索了他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宣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主任秦振贵形容,影片通过娓娓道来的叙述,展现了1917年生动的流民百态图,使得历史与现实产生了共鸣。

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张宏看到,影片通过浪漫手法展现历史场景,在艺术风格上独具特色。船上带着孩子投奔当兵丈夫的妇女,众多村民聚集、诉说苦难遭遇的寺院,以及需要护照才能逃荒的民众,都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悲惨现实。影片的灰色基调深刻控诉了旧社会的压迫。通过救助遇险妇女、面对枪林弹雨等情节,影片又用浪漫的手法展现了一幅幅雕塑般劳动人民的群像,是贴合时代主题的深刻表现。

“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言简意赅、凝练节制、形神兼备、意境深远”,著名文艺理论家仲呈祥用这24个字来归纳电影《出发》的特点。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影片的诗意美学和调性风格是对江南影像风格的新的阐释,具有湖南独特的地域特点,影像风格反映了心路历程的迷茫和探索。

影片使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卷轴式拍摄,这不仅增强了视觉的连贯性和整体感,还展示了独特的中国式电影语言。影片中的绘画性表现出强烈的中国传统元素,其开放性和动态性使得画面充满生命气息,影片中的长镜头和动态镜头正好契合了这一特点,呈现出人物的连续性和生命的多元可能性。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周佳鹂评价,《出发》是一部“诗画一体”的电影。

(新民晚报驻京记者赵玥)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