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50%!最新研判
导读大涨近50%,冰雪经济火了!七大公募投研人士研判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曹雯璟
冬天来了,资本市场“冰雪经济”火了!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分阶段提出发展目标: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1.5万亿元。二级市场方面,冰雪旅游指数从9月中旬开始上涨近50%。
《意见》出台对冰雪经济发展有何指导意义?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空间多大?具体利好哪些细分领域?有哪些不确定因素需要关注?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七位公募投研人士。
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 吴越
方正富邦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 汤戈
汇丰晋信消费红利基金基金经理 费馨涵
德邦基金基金经理 朱慧琳
农银汇理基金研究员 李芳洲
融通基金研究员 马春玄
民生加银消费行业研究员 张泽
这些投研人士表示,《意见》设定了明确的未来发展规划,这意味着国内的冰雪经济将面临长期且稳定的增长趋势。目前我国冰雪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有望随着大型赛事的举办进一步加速发展。他们还认为,冰雪经济板块行情有望持续,在扩内需重要性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国家政策指引冰雪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冰雪经济重要性也会持续提升。
《意见》明确冰雪经济分阶段的发展目标
中国基金报记者: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意见》,对冰雪经济发展有何指导意义?
吴越:《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27年和2030年的冰雪经济发展目标,分别为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和1.5万亿元,这为冰雪经济的发展设定了清晰的目标导向,可以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这有助于推动各相关产业协同共进,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生态体系。
《意见》提出构建冰雪经济“一区两带多节点”空间布局,促进冰雪经济在不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合理布局。例如,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为核心建设北方冰雪经济引领区,高质量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和“冰雪丝路”等,能够有效整合区域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经济集聚区。同时,将文化、冰雪装备制造、旅游等多个产业环节紧密结合起来。这不仅能够丰富冰雪经济的产业内涵,提升产业附加值,还能增强冰雪经济的韧性,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费馨涵:该《意见》从完善冰雪经济产业链条、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培育壮大冰雪经济经营主体、促进和扩大冰雪消费、强化冰雪经济要素保障、深化冰雪经济对外合作、加强服务保障等多方面提出促进冰雪经济发展的政策思路。
明确行业增速目标,强调冰雪旅游市场需求扩容、加大冰雪运动普及程度,支持重点地区开展冰雪旅游、推动建设3—5个全球知名冰雪旅游高质量目的地。
朱慧琳:《意见》设定了明确的未来发展规划,意味着国内的冰雪经济将面临长期且稳定的增长趋势。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意见》建议通过构建“一区两带多节点”的空间布局来促进冰雪经济的发展,同时推动冰雪项目的竞赛表演业,并启动冰雪旅游提升计划等措施,这些措施都会更好地激发冰雪经济的潜力。
李芳洲:《意见》明确了推动中国冰雪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具体措施:首先提出到2027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2030年达到1.5万亿元的目标。明确冰雪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在未来国家经济发展中将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其次,《意见》多次提到要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促进冰雪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预计伴随着《意见》的逐步落实,冰雪产业的发展将会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人才储备,冰雪产业的市场需求快速扩大。
最后,《意见》提出要完善冰雪经济产业链条、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冰雪产业供给有望持续丰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马春玄:《意见》明确了冰雪经济分阶段的发展目标,还从八个方面提出系列举措等。站在当前时点,《意见》作为冬奥会后首个冰雪产业顶层文件,有望指导我国冰雪“冷资源”加速向经济发展“热动力”转化,助力挖掘冬季消费潜力、促进就业、扩大内需,为冰雪产业带来新的增长动能。
汤戈:《意见》不仅提出总体发展目标,还聚焦全产业链发展,更破解难点堵点痛点。
我国冰雪产业进入更加稳定、可持续发展阶段
中国基金报记者:目前,我国冰雪产业发展到哪个阶段?随着2025年2月的第九届亚冬会,2028年的第十五届全国冬运会等大型冰雪赛事的接连举办,冰雪游日趋“刚需化”,我国冰雪产业是否会迎来高速发展?
吴越:北京冬奥会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这为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市场基础。大型赛事的举办、冰雪旅游、冰雪运动竞技等都会进一步激发人们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从而扩大冰雪运动的群众基础,为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汤戈:目前我国冰雪产业进入了更加稳定、可持续的发展阶段。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总体呈现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更加多样、产业链不断完善、冰雪装备出海火热等发展新态势。
≥测算,冰雪产业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冰雪旅游方面也呈现良好发展趋势,预计到2024—2025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达到5.2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总收入将达到7200亿元。
随着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2028年第十五届全国冬运会等大型冰雪赛事的接连举办,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消费者对冰雪运动需求的增长,我国冰雪产业有望迎来持续高速增长阶段。然而,其发展速度不一定是直线式的高速上升,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费馨涵:伴随居民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冰雪赛事实现了持续“破圈”,中长期来看冰雪产业的市场容量较大。一方面,冰雪旅游消费群体持续扩容,另一方面,国内冰雪旅游设施供给不断完善、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便利性也会大大提高。
根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中国冰雪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展现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产业链条更加完善,以及冰雪装备出口活跃等特点。
朱慧琳:从2015年到2023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已由2700亿元快速增长至8900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9700亿元,并于明年突破10000亿。当前我国冰雪产业发展呈现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以及冰雪装备出口活跃等积极态势。展望未来,随着亚洲冬季运动会及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等一系列重大冰雪赛事的陆续举行,我国冰雪产业预计将迈入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张泽:目前我国冰雪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我国冰雪产业有望随着大型赛事的举办进一步加速发展。一方面,举办大型冰雪赛事需要有高质量的场馆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另一方面,这些大型赛事的举办能够提升我国冰雪运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国内外的关注和参与,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和推广,培养更多的冰雪运动爱好者和消费者,从而为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痴间。
季节性因素及支持政策催化行情
中国基金报记者:二级市场方面,截至11月15日,冰雪旅游指数从9月中旬以来涨幅近50%。如何看到这一波大涨行情?冰雪经济带动的相关板块行情是否可持续?
吴越:进入冬季,天然的气候条件为冰雪旅游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人们对冰雪旅游的需求在这个时期集中爆发,推动了相关企业的业绩增长,进而带动了股票市场的表现。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11月以来全国冰雪相关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三成。
冰雪经济持续获得政策支持、冰雪运动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依托冰雪经济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冰雪旅游业也逐步进入多样化发展快车道。
从未来发展来看,冰雪旅游需求端依然呈现高热度,随着各地文旅部门及旅游KOL博主持续发力宣传,冰雪产业在产品质量、服务体系上持续多元化创新,冰雪旅游成长空间充足,有望突破冬季旅游行业整体偏淡的格局,将为旅游行业带来新增长动能。冰雪消费也将成为扩大内需重要增长点之一。
汤戈:展望四季度与一季度,冰雪游是旅游当中确定性较强的主线,有望拉动传统定义为旅游淡季的四季度与一季度出行客流。同时,春节假期的延长利好旅游出行热度,而春节所在的一季度热度最高的话题还是冰雪游,因此在以上两个话题的带动下,整体9月中旬以来冰雪游热度不断走高。
目前认为冰雪游带来的板块热度还能维持,近期市场出现回调,叠加近期开始冰雪游目的地项目有望逐步落地,例如哈尔滨、长白山等地开始为冰雪大世界、滑雪唱板、长白山云顶天宫等项目营销造势,以及明年一季度存在亚冬会大型赛事的宣发催化,整体认为冰雪游依然是四季度与明年过年前后的出行链主线。
费馨涵:近期冰雪指数涨幅明显,有两方面因素共同促进,一方面是A股整体投资氛围活跃、大盘整体回暖,另一方面是冰雪经济本身发展势头良好。
在冰雪旅游相关板块整体的估值提升后,后续更应该寻找产业链中真正具备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能通过自身竞争优势获得持续降增长的公司、值得更多关注。
李芳洲:本轮大涨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及支持政策催化。一方面,冰雪旅游是冬季旅游淡季的重要主题,北京冬奥会后冰雪运动认知度与参与度持续提升,未来亚冬会等冰雪赛事的举办也有望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另一方面,冰雪运动支持政策的相继出台也让投资者对冰雪产业前景充满信心,冰雪经济具备较强的长期增长潜力。
冰雪经济板块行情有望持续。当前我国冰雪运动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渗透率提升空间大,市场前景广阔,仍有进一步挖掘空间,增长潜力较大。在扩内需重要性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国家政策指引冰雪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冰雪经济重要性也会持续提升。
马春玄:冰雪旅游指数的大涨反映了市场对于我国冰雪经济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的信心,以及对相关产业在政策和需求共振下成长受益的乐观预期。
冰雪经济带动的板块行情是否可持续,还需回归政策落地和预期验证,建议关注业务切实受益的产业板块。
关注冰雪旅游与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
中国基金报记者:大力发展冰雪赛事经济,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带动作用,有利于促进消费、拉动投资等。在多重红利推动下,具体利好哪些细分领域?哪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吴越:赛事的举办会促进冰雪场地的建设和升级,推动冰雪装备的研发和生产,带动冰雪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创新也在不断推进冰雪产业企业不断探索创新的商业模式,如冰雪旅游与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冰雪旅游+”等多元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技的不断进步将为冰雪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增加了冰雪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例如,智能造雪、保温材料、智能装备等技术的应用,将提高冰雪产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相关板块也值得关注。
汤戈:首先是旅游出行领域。冰雪游主题在东北景区上市公司内都有具体的项目,对于业绩的带动比较直接;同时参照2024年年初市场对于冰雪游主题的延展,可以关注到后续对于整个旅游出行链Beta的带动都比较明显,这边主要关注旅游主线。
其次是冰雪游相关上游设备厂商。在这次冰雪旅游政策中,国家发改委将冰雪旅游设备纳入了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支持范围,预计对制造端有所带动。
费馨涵:冰雪赛事经济有望从多个方面拉动相关消费产业链的成长。从实物消费角度,有利于冰雪运动相关品牌服饰、运动设备等的销售;从服务消费角度,有助于冰雪资源丰富的地区的酒店、餐饮等链条的发展,同时有助于拉动当地居民的就业、形成正向循环。
朱慧琳:第一,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产业链:冰雪运动场馆的建设与维护是冰雪经济的基石,涵盖滑雪场、冰球馆等专业设施的建立。此外,滑雪板、滑雪服、冰球等装备的生产和销售也是推动冰雪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第二,旅游与文化产业:利用冰雪运动的独特魅力,开发冰雪主题的旅游和文化活动,不仅能增加经济价值,还能促进上游培训市场的繁荣。据统计,国内冰雪培训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约72.2亿元,并且保持着增长势头。
第三,冰雪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覆盖15大类冰雪装备器材的产品体系,几乎涵盖了从个人装备到场地设施、从竞技比赛到大众娱乐的全方位冰雪装备器材。
第四,冰雪赛事经济:通过增加赛事活动的票务供应,提高观众观赏和参与冰雪赛事的体验质量,同时引入更多高水平的冰雪赛事,可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冰雪经济的全面发展。
李芳洲:冰雪旅游将成为主要受益赛道,具有冰雪旅游资源和运营经验的景区公司值得重点关注。冰雪赛事的举办也将利好相关赛事运营公司、赛事服务提供商等,冰雪文化和娱乐产业也将迎来增长机会。
张泽:冰雪经济相关的产业链或相关领域包括:冰雪旅游、冰雪运动装备制造、冰雪运动培训、冰雪赛事运营与管理、冰雪文化与创意产业、冰雪相关的餐饮与住宿等。在A股,主营业务完全是冰雪经济、较为纯粹的冰雪相关公司较少,多数是涉及其中部分业务的公司。从受益的程度来看,冰雪旅游相关的领域和公司受益最为明显,相关公司的冰雪经济相关占比也更高,值得重点关注。
关注安全性、风险管理、气候变化等
中国基金报记者:近年来,我国冰雪运动加快普及,冰雪旅游、冰雪产业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短板。有哪些不确定因素需要关注?
吴越:随着冰雪产业的发展,市澈争也将越来越激烈。冰雪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包括产品创新、服务质量等方面,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如果企业无法应对激烈的竞争,可能会面临业绩下滑的风险,从而影响相关板块的行情。
同时,冰雪产业对自然气候条件有一定的依赖性,如果冬季气温异常偏高,或者降雪量不足,可能会影响冰雪旅游的体验和相关企业的经营,进而对相关板块的行情产生不利影响。
朱慧琳:一是相较于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冰雪产业的总体规模仍有待扩大,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二是冰雪场地设施的空间分布不均与使用效率不高。三是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冰雪产业面临着较长的资金回收周期和高昂的运营成本,同时,专业人才的短缺及其培养周期长也是行业发展的一大挑战。四是在高端冰雪赛事的组织上,我国还存在一定的短板,需增加赛事门票供给,改善观众观看和参与冰雪赛事的体验。五是随着冰雪运动与旅游业的日益普及,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参与者在冰雪活动中的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汤戈:在技术创新、专业人才、产业结构、总体规模、配套设施、资源要素、冰雪赛事、科技成果转化、宏观经济环境、气候变化、市澈争、政策调整等方面存在不确定因素。
费馨涵:第一,冰雪运动的中长期空间广阔,但渗透率提升的速度有一定不确定性。第二,冰雪产业供给快速增长,大型冰雪旅游项目投资额大、建设和回收周期长,供给短期难以退出,可能导致竞争加剧、价格和盈利能力承压。第三,天气不确定性因素。
李芳洲:气候变化与自然资源对冰雪经济发展存在一定限制。安全性与风险管理是冰雪经济需要关注的风险点。
马春玄:冰雪运动加快普及,冰雪旅游和冰雪产业高速发展已成趋势,但受限于嘲需求,冰雪经济在群众基础扩大和服务供给落地上可能会受到季节、区域和天气等因素的干扰。
张泽:存在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短缺、法规监管变化等问题。
编辑:舰长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