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工业乡愁”②丨70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址不再冰冷

无敌椰子 旅游 2024-11-11 3 0

寻味“工业乡愁”②丨70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址不再冰冷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刘旭

  阅读提示

  22年前,铁西区的工厂“东搬西建”留下70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址。如何利用好这些工业遗址?铁西区通过不断尝试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废旧厂房变成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文创园和功能区,传统与现代工业点位成为工业文化研学游线路打卡点,工业文旅产业新动能逐渐培育和发展起来。

  路口摆放着火车头、机车头,20米高的巨大吊钩形雕塑是商业步行街的标志象征,甚至斑马线都是由扳手图案排列组合而成……走进辽宁沈阳铁西老城区,就如同走进一个转动的城市工业博物馆。

  铁西区是我国传统工业基地,半个多世纪前,这里铁水奔流、机器轰鸣,承载着新中国的工业化梦想,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第一”,也铸就了“共和国长子”的功勋与辉煌。

寻味“工业乡愁”②丨70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址不再冰冷

  2002年,铁西区的工厂开始“东搬西建”,昔日辉煌如过眼云烟,留下70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址。近年来,沈阳市铁西区为充分利用工业遗存,将废旧厂房改造成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文创园和功能区,开发工业文化研学游,培育和发展工业文旅产业新动能。

  工业遗址蜕变为文创园

  铁西老城区以奉天工场为圆心,3公里半径内,散布着1905文化创意园、红梅文创园、奉天记忆文创园等多个由工业遗存改造而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寻味“工业乡愁”②丨70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址不再冰冷

  走进由沈阳重型集团下属二金工车间改建的1905文化创意园,锯齿状的屋顶、支撑龙门吊的钢梁,还原封不动地保留着,一个个小隔间成为年轻人的文化创意创业基地。

  在红梅文创园,三三两两的游人正在拍照打卡,这里曾是辽宁沈阳著名的红梅味精厂。长桌围坐,一场银饰手工制作活动正在进行,“00后”成都小伙儿赵泰昊是活动参与者,也是工业历史爱好者。他说,通过打卡城市工业遗址改造的文创园,能触摸到一座城市沉甸甸的历史。

  “红梅味精厂原址保留下来的,不仅有厂房、设备等物质遗存,还有生产工艺、原料配方等工业文化。”红梅文创园原推广总监南津介绍说,对文创行业来说,这些老厂房都是可利用空间。

  “老厂房形态各异、空间大,地价和租金也便宜。”南津说,成片的厂房为文创产业的布局和配套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与此同时,通过合理保护工业文化,工业历史得以活化。

  传统与现代双线路展示工业魅力

  记者了解到,铁西老区当年的企业,多从铁西老城区搬到了如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利用市区与郊区地价差异,实现职工安置、机制转换、技术改造等。

  2020年10月,铁西区推出两条工业文化研学线路,一条在铁西老城区,点位包括中国工业博物馆、1905文化创意园、红梅文创园、奉天工场文创园、铁西梦工场等,这些地方带给游人的是珍贵的工业历史记忆。

  另一条就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沈阳可口可乐世界特色研学体验营、华晨宝马铁西工厂、“智能电梯试验塔”等,让游人领略当代工业的魅力。

  走进中国工业博物馆,游客能感受中国百年工业发展历史,触摸焕发生机的工业遗存,聆听感人至深的劳模故事。在华晨宝马铁西工厂,能直观感受科技“智”造,这里也是国内汽车制造厂首家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

  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磊表示,当工业不再是冰冷的钢铁和砖石,工业研学让游客更好地了解科技发展历史,建立和完善对工厂和社会的深入认知。

  工业“锈带”变文旅“秀带”

  当前全国各地工业遗址开发如火如荼,为避免出现工业用地转换为商业、科研、多功能等不同性质用地存在阻碍、项目定位雷同、同质化竞争等问题,铁西区也在不断探索解题思路。

  2023年7月,沈阳发布旅游业三年2023—2025年“倍增”行动方案,指出要深入挖掘工业旅游资源,打造中国工业旅游第一目的地,将工业“锈带”变成文旅“秀带”。王磊说,借此机遇铁西区也在谋划重点项目,并建立在建文化产业项目库、储备文化产业项目库,对全区文化产业项目进行实时跟进、动态管理。

  南津表示,工业遗产的活化是一种产业,要延续文创园、博物馆的生命力,必须持续植入新兴产业资源,形成全新产业格局,推进工业遗址“文创范儿”改造转化。

  记者了解到,为增强“文创范儿”,沈阳1905文化创意园搭建了犀牛长街、“无边界舞台”、“重型”故事会等10余项文化创意嘲。奉天工场以沉浸式活动为脉络,举办《英雄城市——大厂纪》沉浸式环境戏剧等10余个体验项目,中国工业博物馆也连续4年举办中国定制旗袍艺术大赏等多项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