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马人气出圈,全省各地马拉松相继“上新”

无敌椰子 美食 2024-11-22 1 0

    原标题:南马人气出圈,全省各地马拉松相继“上新” ——

    以“马”为媒,解锁城市更多看点

    “因为南马,奔赴南京!”11月17日,2024南京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南京站)鸣枪开赛,国内外3万跑者跑过南京奥体中心、大报恩寺、夫子庙、总统府、玄武湖、燕子矶滨江公园等南京地标,感受南京的古韵新风,品味城市的气质精神。

    丹桂飘香时,又是“跑马季”。以经典赛事南京马拉松为代表,泰州马拉松、高淳马拉松、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徐州马拉松、苏州“环太湖1号公路”马拉松……遍布全省的多场马拉松赛事都在这个秋天与跑者相遇。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我省共将举办各级马拉松赛事约50场,其中下半年举办约22场。相约马拉松,城市更多有温度、有文化的看点随之显现。

    移步换景,亦跑亦游

    “之前参加过很多马拉松,但是没跑过南马,这次早早报了名。南京风景很好,赛道设置让我大饱眼福,赛后我还要留下来看看。”来自北京的陈刚是国内知名的马拉松跑者,今年南马,像他一样的外市跑者占了74.5%。今年3月,无锡马拉松有72%的参赛选手来自外市。

    “人在画中跑”是江苏各地马拉松赛事给跑者留下的印象,“风景很漂亮,跑得很舒服”是诸多跑者对江苏各马拉松赛道的共同评价。随着马拉松越办越多、越办越大,马拉松不再仅仅是为跑者提供刷新个人最好成绩的竞赛,也成为各个城市拿出最美风光、最好美食、最佳服务、最强文化的平台。

    江苏水网密布、拥湖枕河、地势平坦,是天生的“跑马之地”。适逢秋景上新,各地纷纷将“最美”资源划入马拉松赛道。南马赛道联系新城老城,选手从河西新城跑过应天大街,经过大报恩寺,再穿过南京明城墙中保存最完好的城门中华门,随后进入夫子庙、长江路,一览六朝古都底蕴。11月上旬完赛的天目湖马拉松,路线包含有着最美自驾路之称的“溧阳1号公路”,途经大溪水库、天目湖景区等,跑者们穿越溧阳的城市与乡村,饱览人文与生态之美。

    赛道之外,各地多部门联动,为马拉松跑者送上文旅大礼包:苏州“环太湖1号公路”马拉松选手在赛事期间可凭号码簿免费游览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木渎古镇、甪直景区、西山景区、光福景区等;南马选手可携参赛凭证免费参观红山森林动物园、六朝博物馆等16家景区……走出跑道,马拉松跑者紧接着走进江苏,亲身感受江苏的历史底蕴与现代化发展。

    主客共享,满载而归

    “现在的马拉松参赛包越来越丰富了!”不少南马跑者如此感叹。不只参赛包,从赛前领物、赛中组织,再到赛后补给,我省各地马拉松主办方纷纷拿出“看家宝贝”,让本地与外地游客享赛事盛宴、更满载而归。

    作为全国率先为完赛选手提供“螃蟹餐”的马拉松,高淳马拉松延续往年“螃蟹马”的传统,为全马完赛跑者提供“一公一母”螃蟹礼包,还在全马、半马终点提供现蒸螃蟹作为特色补给。10月底举行的泗洪稻田湿地马拉松除必备赛事物资外,还把蟹园米、稻米油、霸王蟹和双沟酒等当地特色农产品装进参赛和完赛包里。“洪马不仅赛道漂亮,赛事补给也很丰富,我回去时手上拿了3个包。”宿迁跑者熊先生跑完全马,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直言明年还要再来。近期气温下降,11月17日开跑的徐州马拉松为所有完赛选手提供热腾腾的徐州特色羊肉汤。

    满载的不仅是背包,还有回忆。为鼓励跑友团结协作,体验团队参赛乐趣,本届南马新设置“跑团赛中赛”,获得参赛资格的跑者可以不少于15人的跑团参赛,优秀跑团可获得相应奖励。“我们团队作战,大家按照平时的节奏,跑得都不错。团队统一着装,沿线还有亲友团给我们加油,非常开心能够完赛。”来自南京的陈先生表示。

    赛事很火,文创也热

    马拉松赛事人气火爆,各地纷纷推出周边文创、纪念品,赠送或售卖特色产品,为城市进一步“引流”。

    今年南马的赛道上和加油包里多了“加油鸭”,每个跑者经过补给点,还可以收集大小不一的“加油鸭”。海绵材质的“加油鸭”可摆可捏,也可以用来擦汗,在跑者们的朋友圈里“刷了屏”。有网友分享:“这下真的有上万只鸭子要离开南京了!”

    11月14日,2024南京马拉松博览会率先亮相,本届南马专属冰箱贴、徽章、笔记本等文创产品受到欢迎。南马流沙冰箱贴将赛道途经的鸡鸣寺、玄武湖、总统府和秦淮河景色浓缩其中,呈现金陵四季之美,开跑前就有不少跑者购买。“今年的南马徽章是赛道的浓缩版,很有纪念意义。我买了两枚,一个自己保留,另一个准备送给我下一站马拉松的跑友。”来自河北的参赛者王洋表示。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此次为跑者提供了颇具“网感”的肌肉贴、种子奖牌,还推出了以奔跑的李白和苏轼为原型的马克杯、手机支架等文创产品。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